世界視訊!私拆承重墻損失或超1.6億,保險能賠嗎?
中新經緯5月7日電 (李自曼)近日,位于黑龍江哈爾濱松北區一棟31層居民樓的承重墻被租戶在裝修時砸掉,導致全樓200多戶居民被緊急疏散無法回家。有居民對媒體透露,“所涉的240多戶業主,總計損失大約一億六千八百多萬?!?/p>
無獨有偶,廣州白云區嶺南新世界,一業主私拆承重墻一事,同樣引發關注。白云區住建交通局已于2023年4月正式立案查處。
(相關資料圖)
房屋出現問題或對很多家庭造成一定經濟壓力。那么,哪些保險可以保障房屋問題造成的損失?事故發生后是否可以進行賠付?
家財險能為業主提供保障嗎?
國內大型財險公司從業人員告訴中新經緯,目前家庭財產綜合保險(下稱家財險)是常見的可以為房屋相關損失提供保險保障的產品。
家財險,可為居民或家庭遭受的財產損失提供及時的經濟補償。凡存放、坐落在保險單列明的地址,屬于被保險人自有的家庭財產,都可以向保險人投保家庭財產保險。
家財險的保費并不高,一般為幾十元或上百元,保險期限一般為一年,針對房屋主體的保障最高可達到上千萬元。從公司層面看,平安財險、人保財險、眾安財險、泰康在線、京東安聯、合眾財險都曾推出家財險。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某家財險產品條款中指出,房屋主體指房屋主體承重結構、圍護結構,但不包括獨立于房屋主體之外的車庫、圍墻等附屬建筑物。
那么,上述事故導致的承重墻倒塌,如果投保家財險是否能夠賠付?
中新經緯以客戶身份咨詢上述家財險所屬的財險公司,一位銷售人員介紹,該產品針對房屋主體損失的賠付僅限于火災爆炸、空中物體墜落或其他外界物體倒塌造成的房屋損失或者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引起的地陷下沉。上述人為造成的房屋倒塌或墻體破損等問題是除外責任,無法提供保障。家財險產品的保障項目可以自定義設定,例如可以選擇僅保障房屋主體,也可以選擇保障房屋主體、房屋裝修、管道爆裂、盜搶損失。產品在賠付時,按照每項保障單獨進行賠付。
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律師王民對中新經緯表示,對于上述事件,能賠付的保險并不多。不過,有幾種情形可以幫助其他受害居民取得一定賠償。如果拆承重墻的業主或者租戶購買了家財險,又擴展承保了第三者責任保險,那么在第三者責任保險項下,對于其他業主的房屋造成的損失,有可能屬于保險責任。但是,一般房屋的第三者責任保險的附加險保額較低,多為幾十萬元,所以上述事件涉及的賠償問題難以完全通過保險賠償解決。目前有保險公司開發了可以承保意外事故導致的財產損失的房屋保險,如果居民購買了相關保險,上述事件屬于房屋保險承保的“意外事故”,或可以獲得相應賠付。不過要結合保單的具體條款來分析。
“鑒于上述事件,消費者可以考慮購買家財險?!蓖趺窠ㄗh,購買時需要注意,一是房屋本身財產損失保障的意外事故范圍要涵蓋廣,不僅限于自然災害和火災爆炸等列明式風險保障;二是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第三者責任險擴展保障,保額越高越好。
王民進一步指出,在上述事件當中,該小區物業或也需要承擔相關責任。租戶裝修房屋需要跟物業報備,物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承擔一定的監督義務。從保險角度來看,如果物業購買了物業管理責任險,物業公司對此事故具有一定的過錯,其保險人或能夠對此事件進行一定賠償。
國家鼓勵發展家財險
當前家財險仍存在保障不足。據了解,中國的家財險是由財險公司經營的商業保險。在國外,家財險大多是采取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運營方式。為推動保險公司承保巨災風險,政府會制定出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
一位國內大型財險公司從業人員告訴中新經緯,人為造成的承重墻等重要建筑結構損害的情形,不可控因素較多,對保險公司來說成本較高、保障難度較大。公司開發設計成本時,也要考慮實際利潤,目前,保險公司對承保房屋方面,在政策鼓勵下,更青睞于發展工程質量缺陷保險(IDI)。該險種可以對房屋樓體進行保障,由建設單位向保險公司投保。
近年來,家財險發展提速。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22年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7萬億元,同比增長4.58%。從2022年各險種的經營狀況看,家財險是保費同比增速最高的險種,其保費收入為164億元,同比增長67.2%。
有關部門亦提起對家財險的重視。2022年3月,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優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務;推廣家庭財產保險,增強新市民家庭抵御財產損失風險能力。
從2022年下半年至今,四川、重慶等地上線了普惠性家財險產品,產品采用共保體形式。
安誠財險、中華財險、大地財險、陽光財險、太平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華泰財險都曾參與相關產品的聯合承保。相關產品對房屋發生的火災爆炸、盜搶損失、燃氣責任、玻璃自爆等損失進行承保,并提供相應維修服務。(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羅琨
【編輯:董湘依】
關鍵詞: